新八股取士
百万人争当公仆
新一轮的
首先,我们从热门的竞争职位来看下.除最热门的那二个不好直接理解的外,其他的那几个都让我们不难想象.都是些"油水"比较容易捞的部门.
再来看下报考热门的原因,就这段子而言,看到人们对公务员这个名次,还是很追求的.看来中国“高薪养廉”的时代到来啦.只是高薪是否真的能养廉,这个就不好说了.
再看下,一份对上海小学家长对孩子职业期望的调查结果
看到了趋向了吧.
图说:“我要读书!”这个口号已经落伍了!应该把口号改的更直接些
百万人争当公仆
新一轮的
首先,我们从热门的竞争职位来看下.除最热门的那二个不好直接理解的外,其他的那几个都让我们不难想象.都是些"油水"比较容易捞的部门.
再来看下报考热门的原因,就这段子而言,看到人们对公务员这个名次,还是很追求的.看来中国“高薪养廉”的时代到来啦.只是高薪是否真的能养廉,这个就不好说了.
再看下,一份对上海小学家长对孩子职业期望的调查结果
看到了趋向了吧.
图说:“我要读书!”这个口号已经落伍了!应该把口号改的更直接些
什么是完美的样版引擎首要条件呢? 对美工人员来说,只要支持 WYSIWYG 就是了。
刚刚在 SitePoint 讨论 Savant 的回应当中看到 tinybutstrong这个样版引擎。
连过去看了一下实在令人惊艳!tinybutstrong (以下简称为「小强」) 最吸引人的地方既不在小,也不在强,而在于它是可以在 WYSIWYG 环境下编辑的样版引擎。
来看个范例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:
由左到右分别是 Smarty、小强、WYSIWYG 编辑器(如 FrontPage、Dreamweaver...)
利用小强做出来的画面,完全没有破坏 HTML 的巢状规则,可以在任何 WYSIWYG 编辑器上直接编辑。
不但如此,小强还很贴心的使用 [] 做为识别符号,以减少和 HTML 里面的 JavaScript、CSS 冲突的机会。
在程序方面值得一提的就是它和 Smarty 这种编译式的样板不同,而是直接由 PHP 产生画面。
Smarty 样版流程:
指定变量->加载样版(Template)档案->产生编绎档案->显示画面
小强样版流程:
加载样版(Template)档案->指定变量->显示画面
Sample Code 范例展示:
http://www.tinybutstrong.com/manual.php#examples
小强省去了编译时所需的CPU及磁盘存取的时间,所以在执行速度上相对较快,而且小强还提供了 cache 功能来提升使用效能。
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小强可以直接读取数据库来显示画面:
$TBS->MergeBlock('block1',$conn,'SELECT * FROM clients ORDER BY cli_id');
(官方说有支持 ADODB,这个就要试一下了)
小强果然不愧为小强,指令少、体积小、功能强、入门容易,有兴趣的人不妨给小强一个服务的机会。^_^
小强官方网站:
http://www.tinybutstrong.com/
国外采用小强的网站列表:
http://www.tinybutstrong.com/sitelist.php
BeleniX是OpenSolaris的LiveCD版,昨天推出了0.2版
有空不防试下,感觉不错的。如其说明提到的:
Version 0.2 of BeleniX has been released and it is now a LiveCD that can boot into a Graphical XFce4 desktop and provides a bunch of useful applications.
不久前 iPod nano 刚出来时,差一点就丧失理智败下去,但它的小容量一直让我犹豫再三,虽然我可以预测自己不会那么勤劳转档,但 4GB 实在也太小了些。后来在网路上又听说 nano 萤幕容易刮损甚至爆裂的情况,所以还是忍住不下手。甚至后悔当初太过鲁莽,选择了HD5。没想到10月12日 iPod 就在美国出新款,算是升级版,虽然尺寸长宽跟原来的 iPod 一样,但是厚度减为 1.1 公分,重量也变得比较轻,30GB 只有 136 公克,而且液晶萤幕变成 2.5 吋,电池也比较持久,更特别的是,它可以看影片!(等待是值得的)
不知道大陆什么时候才会引进,在这之前,先败 ER4P 耳机好了?啊,比 iPod 还贵?耳机可以用很久,所以不算奢侈品啦。
BOSSA NOVA是葡萄牙文,BOSSA是双人舞曲的一种,NOVA是新的意思,用英文解释是NEW BEAT,新节奏是也。它属于Latin Jazz,即融合巴西流行音乐风格(Samba)的爵士乐。可是在一些爵士乐历史介绍中,Bossa Nova往往被忽略了。因为Bossa Nova并非是纯正的美国纽奥良Jazz,而是所谓的“舶来品”。其实这是很不公平的,Bossa Nova自50年代末期在巴西兴起,并成为50、60年代巴西新流行音乐的代名词。1959年法国拍了一部电影,《黑人奥非尔(BLACK ORPHEUS) 》,夺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。片中浓厚的Bossa Nova配乐,引发一些美国爵士乐手对巴西音乐的好奇与探索。次中音萨克斯风手STAN GATZ因此特地远赴巴西里约热内卢,找ANTONIO CAROLS JOBIM合作专辑。GATZ邀请JOBIM跟JOAO GILBERD夫妇一起到美国录制《The Girl From Ipnema》,JOAO自弹自唱了葡萄牙文版而英文版就由JOAO的太太ASTURD GILBERD演唱。配上GATZ超棒的萨克斯风演奏,果然掀起一阵BOSSA NOVA热浪。跟传统南美及拉丁音乐不一样的是Bossa Nova不像森巴或伦巴舞曲一样节奏强烈且煽情,以巧妙的省略音符加上切分音效果,结合拉丁节奏的动感,结构上和美国西岸酷派爵士乐风格有相似,因此它有着南美音乐的热情风味却多了慵懒及轻松,宛如千面女郎,有清晨的清新,午后的慵懒,夜晚的深情及子夜的忧郁 ……Bossa Nova就是何时听都很棒的音乐!